Search

#專欄 #莎莉絮語

// 學懂對自己微笑 //

在台東旅...

  • Share this:

#專欄 #莎莉絮語

// 學懂對自己微笑 //

在台東旅行途中,認識了一位香港女生,她那時也像我一樣,透過出走來找回自己。「我不知道怎樣笑。」她有天這樣對我說,她勉強地拉動臉部肌肉「笑」著,但卻一點快樂的感覺都沒有,看得人只好也跟著苦笑,讓她很是苦惱,「我來是想學懂怎樣笑的。」

我曾經也不懂得怎樣笑。如果你有機會看見我中學時的模樣,一定會嚇一跳,臉色暗沉,樣子認真,好像比現在的樣子還要老。當時有朋友看見,婉轉地說了一句,「你現在有生氣得多了,可能快樂了吧?」的確那時學習壓力大,也把很多情感藏在心底,內心與人建立一道無法跨越的圍牆,經常覺得自己很孤獨寂寞。

這段壓抑的日子,也影響了我之後的成長。剛開始在臉書分享旅行故事時,對自己的樣子很沒自信,旅行時也不喜歡拍照,於是有很長一段時間,只是文字搭配風景照片。但之後因工作所需,無法不露臉示人,加上朋友們的鼓勵下,讓我開始也有想以真面目示人的念頭。

為了令自己建立信心,我開始對著鏡子練習笑容。

微笑、大笑、剛剛好的露齒笑,不斷看看哪種笑容最好。最初總覺得哪種笑容都很奇怪,就算無人在看也尷尬得想找地方躲起來。但漸漸地對著自己微笑得多,竟然覺得自己笑容好像愈笑愈好,而且每次當自己這樣做時,心情也不自覺會變好。當然這可能是因為整個過程太滑稽所致,但這個心情轉變的背後,其實是有科學根據的。

我們一直以為,人開心了才會笑,但調過頭來,你笑了,也會讓自己開心。這一種身體影響認知的現象,在心理學上被稱為「具身認知」(Embodied cognition)。其實身體影響情緒的例子屢見不鮮,例如倫敦因為長期處於濕冷陰暗狀態,也因此讓人更容易覺得情緒低落。而且我也發現,當我愈懂得怎樣笑,愈快樂時,連樣貌也開始改變,變得愈來愈順眼。常說境隨心轉,其實面貌也會隨心轉。

雖然現在我比較能在鏡頭前自在地笑,但我養成了一個習慣,就是每天起床都會對著鏡中自己微笑,有時在情緒不好的日子,還會默默加上一句,跟自己說,「沒有問題的。」後來知道,原來這叫做「暗示法」,能強化一個人的信念,就好像電影《潛行凶間》(Inception)的情節般,把快樂的念頭,植入自己的腦海深處中,讓自己不自覺地能以更積極的態度面度生活上的挑戰。

曾有朋友羨慕地說,看我好像經常很快樂的樣子。懂得對自己微笑,大概就是我看起來經常快樂的秘密吧。其實快樂與自信,不是別人給予的,而是自己給自己的。要相信,你的內心已經有一切你需要的事情,無論你想要的是勇氣、快樂還是平靜,這一切都無需往外求。

好好對自己,讓自己快樂,從明天起,對自己微笑吧。

IG:walking_travel


Tags:

About author
90偽文女生,全職文字工作者,白日夢上癮者。膽小於是強逼自己出走,花光了積蓄去了歐洲旅行,遊覽8個國家。在台北當過交換生、去台東打工換宿,到韓國讀韓文,沒有瘋狂吃喝玩樂,只用雙腳默默走在異國街頭,聆聽故事,尋找自己。 ig:walking_travel 邀稿、合作邀請:[email protected]
一個90偽文女生,花光了積蓄去了歐洲旅行。沒有瘋狂吃喝玩樂,只用雙腳默默走在異國街頭。白日夢上癮者,希望跟大家分享所有美好事。 ig:walking_travel 合作邀請:[email protected]
View all posts